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工商局接到举报,称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南院区工地所使用的瓷砖质量有问题,该项目产品货值650万元,涉及“经销隐匿厂名、厂址商品”等违法行为。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5年10月29日,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原滁州二院新院区)工程墙面瓷砖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信息,然而,一周之后,即11月5日,此项目又发布招标文件,称该项目为后期墙面材料比价采购招标,因设计调整,故项目招标终止。到今年8月份,滁州市工商局接到举报,反映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南院区工地所使用的瓷砖质量有问题。经调查核实,发现上海某建材公司(当事人)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协议书》,约定由当事人提供瓷砖并施工安装。当事人自2015年10月开始从江西某陶瓷公司购进193300㎡瓷砖,其中:部分瓷砖外包装标注的厂家为“佛山市某陶瓷有限公司”,属于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虚假标识违法行为;“工程专用”瓷砖外包装上只有“工程专用”字样,外包装上无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等文字说明,属于经销隐匿厂名、厂址的产品的违法行为。据了解,此案产品货值金额近650万元,非法获利84万余元,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这个事件,也反映出经销商在做工程渠道时所面临的问题。工程渠道作为建材家居产品终端销售的重要竞争渠道,虽然有经销商频频抱怨工装渠道风险大,不仅要前期垫资,还回款难,但是,仍然有不少经销商试图通过这一渠道提升销量。做了多年工程渠道的经销商谙熟其中各种规则。海航建材寇老板坦言,工程项目竞争激烈,“门道”复杂。滁州这则事件当中,医院方面表示因设计调整终止招标,但被举报接受调查后发现,在医院发布招标信息之前,就有经销商开始购进瓷砖参与项目施工安装,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见事先就已经内定了投标人,类似于这类招标信息,事实上都是走过场。”
如今市场低迷,建材家居卖场自动客流量减少,中小型经销商在巩固原有渠道的同时,迫切需要开拓更具优势的渠道,没有做过工程项目的经销商也表示,在积极寻求突破工程渠道的途径。
一直以零售、分销为主渠道的西安经销商赵先生,今年开始尝试工程渠道,然而,让他苦恼的是:一连竞标三四个工程项目,都以失败告终。对于不懂工程渠道门道的赵先生而言,已经将项目成本压至最低,甚至都已经零利润竞标,但是最后发现,与成功接到项目的竞标者相比,他的价格还是要比别人高出十几万元。
记者在建材市场上可以看到,部分门店经销商针对工装渠道,会给某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打出“工程专用产品”的字样,然而,并非每个品牌都有实力做“工程专用产品”,寇老板告诉记者,只有市场口碑好、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那些品牌会通过在小产区贴牌的方式生产专供于工装项目的瓷砖,这样一来,产品成本降低了,销售价格自然也跟着降,在同档次品牌竞争中才有胜算,“最重要的是还能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
一般情况下,一些大型工程项目的甲方都会指定需要哪些品牌,这些品牌的“工程专用产品”就应用于这些渠道,然而,“工程专用产品”的产品质量却不一定比小品牌的好,比如“在做一个医院的办公楼时,墙地砖都使用了D品牌的产品,800mm规格的玻化砖五十多元一片,但从各项指标来看,这个砖还不如二十多元的杂牌砖,大品牌做工程的砖一般都在佛山以外的产区贴牌,产品质量有时候也不太稳定。”寇老板表示。
除此以外,在预算控制较严格、产品压价较厉害的工装项目中,有些经销商为了争取到项目,会出现“换砖”的情况,即竞标时用的瓷砖样板和实际铺贴阶段所用的瓷砖非同一品牌同一款,经销商只要尽可能地保证两款瓷砖在外表上相似、质量不出现大问题即可。
专攻工程渠道的经销商李先生举例说道,比如某项目用砖预算是100万元,竞标者报价80万元,按照真正参与竞标的品牌的产品底价来算,肯定是低于成本价的,但他最后不仅得到了项目,还能小赚一点,这其中除了“潜规则”的资源优势之外,就是这个材料商有其他便宜砖的调货门路,对于西安某些精装房,开发商说是用的某某知名品牌的装修材料,实质上,瓷砖可能用的就是陕西当地或邻近省份的厂家的,产品价格、物流成本都低,才有操作的空间。
据记者了解,滁州医院项目发表招标信息时也明确要求:“投标人所投产品为招标人推荐的品牌产品。推荐品牌为东鹏、顺辉、斯米克、新中源、诺贝尔,推荐品牌有助于投标人选择所投产品,也可选择性能不低于推荐品牌的产品,但要提供完全响应或高于招标文件的详细参数。”然而,进入安装施工阶段的产品是经销商从江西某品牌购进,只是外包装换成了佛山某品牌的。
“投标人按照招标方要求的品牌及其最低价格竞标,中标之后,经销商与招标项目负责人达成协议,就会把产品换成价格更低廉的其他品牌的产品,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以期双方共同获利。”寇老板透露,在他接触到的项目中,有些产品直接拉到工地就用,有些大规格的要切割成小砖,产品是不是最初招标方要求的,到工地之后根本没人管。
除了“工程专用产品”的噱头以及“换砖”的潜规则,在工装项目竞争过程中,几个经销商互相联合起来,分别带着不同的品牌参与竞标,也是提高中标概率的方式。寇老板举例说,“一个项目一个人参与投标,成功的概率很小,小工地项目,经销商采取的方式,通常是:与朋友一起以不同品牌同时竞争,提前协商好利益分成,不管哪个中了,大家各自都有份儿!”
对商家而言,工程渠道攻克了,与甲方似乎也达成了双赢的结果,然而,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尤其精装房项目似乎没有得到过业主的高评价,经常有业主反映瓷砖色差及瓷砖产生腥味等问题,这对开发商而言,也会造成其开发的项目的口碑及形象损失。甚至,如果以上种种“潜规则”造成违法行为,经销商将遭受较大损失。经销商李先生表示,作为材料商,还是希望工装渠道竞争更良性,但是,“这有待于甲方和众多材料商的共同努力。”
工程掉包比较常见,为何滁州这事东窗事发?内行不难看出,这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陶瓷经销商恶意竞争导致两败俱伤的例子。首先,被举报者会受到法律制裁,必定损失惨重,数额肯定超过百万。其次举报者损失也不小。除了工程前期客情维护成本外,更重要的是败坏了自己在圈内的名声,恐怕以后做工程很难得到工程方的信任。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发生在长沙某陶瓷品牌的事。该品牌在行业内还算知名,进入长沙的时间也不短,品牌店也有了比较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这个品牌在长沙陶瓷市场里还算排得上名。可是最近它干了件很不符合它身份的事情。据爆料人透露,他买了该品牌的产品,到家铺贴时发现,瓷砖底部的品牌标签并不是他买的这个品牌。瓷砖店为什么要换产品?无非是因为他代理的品牌利润空间小,现在的瓷砖同质化严重,他就找了看上去一样的另外一个品牌的产品。因为这个品牌的产品进价便宜,利润空间大。事情发生后,媒体有所曝光,消费者也得到了赔偿,却没有激发多大的波浪,分分钟就成为了历史。后来笔者跟一位做工程的朋友聊起此事,他却一脸不屑。他说,这样的事在陶瓷行业是家常便饭。在工程渠道更是普遍。为了拿下某笔生意或工程,操作者可以换下瓷砖包装内的产品来获得操作利润。这些瓷砖都来自哪里?就近原则,可以在江西生产,也可以是湖南,湖北任何一个地方;认真些的,怕事情揭穿,瓷砖底部还打上底标,有些马虎的连底标都懒得打。
从客观上看,陶瓷行业天生低调,不受关注。产品非日常用品,一户普通家庭一辈子跟瓷砖打交道不过两次三亿体育平台入口,无法深入了解陶瓷;陶瓷半成品的属性,一旦下地就难辩真假优劣,不出大问题,谁也不愿意去追究;瓷砖似乎跟其他的产品不一样,它还没有保质期,下地半年内若不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基本上就不会有售后纠纷……
所以,那些深谙陶瓷此道的商家就敢于冒着风险去做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尽管每年工商局都会对产品有抽检,也会对一些不合格企业或品牌进行曝光,可是这个力量是在太小。
许多行内人抱怨,市场价格太乱,市场同质化太严重,市场乱象太多,可抱怨的同时他们也是制造这许多乱象的一份子。王宝强离婚事件引发社会对中国离婚现象的深思,对于中国人性的深思,而在被隐藏陶瓷行业的行业乱象也应该引起行业的正视。要知道,要想有公平竞争,必要先去乱象;要想得到良性发展,也必然要正视现在的劣根。
《产品质量法》第5条规定:“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第27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线条规定:“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第53条规定:“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陶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陶城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