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习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他强调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今年5月底6月初,我有幸随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研组在北京、江苏开展专题调研,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学习。
全媒体既包括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络、手机及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通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独特优势,已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三亿体育平台入口道。因此,在全媒体融合语境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有效整合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积极探索全媒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高质量全媒体传播体系,就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就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风格,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广泛传播开来,就要深入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生活之中,挖掘正能量、描绘新变化、唱响主旋律,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上下联动、倾听呼声、聚焦问题、汇聚建议,始终把重“专”、重“精”、重“效”贯穿在调研中。
“专”。此行调研汇集了不同界别或深耕、或擅长全媒体传播领域的专家型政协委员,他们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有掌握第一手材料的经历,有确保报道、传播真实准确的经验,有结合群众所盼、媒体所能、合理确定全媒体传播体系功能的专业定位。
“精”。通过有效整合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平台、信源、产品三亿体育app免费下载、渠道、技术、人才等,有的放矢,充分了解不同群体的思维、偏好、需要,精细划分用户类型,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内容重心与传播策略,“精准”构筑起创新实践与融合发展中的矩阵平台,使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成果最大化。
“效”。从实际出发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在传播速度上,从信息发布到接收,可达零延时;在传播广度上,全民皆可发布,全民皆可接收;在传播途径上,媒介途径繁多,传播方便快捷。媒体互通互融、网上网下一体、村县媒体贯通,因时而动,及时调研媒介技术、地方发展、群众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现象,对全媒体传播体系进行高效动态调整。
调研组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了解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第一,要深刻把握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在流程优化、平台再造上下更大功夫,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管理创新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第二,技术创新是媒体创新的重要动力。随着技术发展,今天的新兴媒体在将来也可能会变成传统媒体,现在更加需要保持对技术的敏感性与前瞻性,积极谋划和布局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应用能力。
第三,深刻认识当今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的重大变革,做到三亿体育平台入口“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占领舆论场新阵地,引导广大新兴媒体更开、更广、更深地传播党的声音,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提高和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和需求。
第四,夯实工作思路,从实际出发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需要不同媒体因地、因人、因时制定方案,从而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传播体系,为助推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强调,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要让主流意识形态为人们所认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在传播内容、话题选择和议程设置上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期待、愿望与要求,密切关注群众所关心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为群众答疑解难和排忧解惑,切忌空谈。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面对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新形势新特征,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空洞说教、生硬灌输肯定不行,庸俗低媚、极端表达也不行。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不断创新产品形态、丰富报道内容、升级传播方法,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持续同频共振。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实践需要新理论。有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形态工作,主流媒体“引社会之新风、发时代之先声”,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牢思想根基、提供坚强保证,也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